四荣王氏家族简介
四荣王氏族裔分布于融水县四荣乡三江村江门屯、下信屯、东山屯,世居地位于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贝江三江门,目前有86户王氏族人。从清朝乾隆末期(公元1779年)的一、两户发展到新中国新世纪初(公元2020年)的86户,王氏家族后裔于四荣三江门走过了241年既曲折又光辉的历史,族人始终秉承着广东梅州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耕读传家、经商富家之道,不断繁荣发展;族人主体思想始终继承着祠堂文化、中原文化等中华文明习俗,并且不断发扬光大;身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发展,王氏族裔的生活习俗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四荣王氏的第一代至第四代先祖们见证了大清皇朝从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灭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同时也历经安定、饱受动乱的历史;于清光绪末年,自第三代启字辈开始,四荣王氏家族分为五房后裔(分布于下信、江门、东山、大派岭、南宁)。因国家重点工程之落久水利水库建设(2015年至2020年),位于四荣旧集镇附近的族裔于2019年至2020年间集体搬迁进了四荣新集镇,现今除了外出经商、从军、任职的族裔外,大都居住于四荣新集镇。
据先祖碑文和祖传记载:四荣王氏先祖维言公于清朝乾隆初年自广东嘉应州西门曾井三角塘(今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城西大道中山横街三角塘王屋巷)迁桂经商,历经往返两广多地经商(如:嘉应州、融县、东兴等),后经商于东兴(古地名)成家立业,繁衍两代裔孙之后,维言公孙辈中的廷俊、廷仁兄弟于清朝乾隆后期复迁融县(今广西融水)经商,定居于四荣贝江三江门。自维言公迁桂至今已近三百年历史,历经十一代人。自广西融水四荣贝江三江门开基以来,也有将近两百多年历史,已传至九代裔孙。四荣王氏家族自清朝乾隆年间开基时,开基祖廷仁公先返融经商,定居于四荣三江门(原江门屯王家大屋),后回原籍带二哥廷俊及侄子九祯一同返融,二哥廷俊及侄子九祯便也长期定居四荣三江门。时至清朝末期,王氏家族便开始分家分房:启文公居下信;启秀公居江门;启祥公、启云公先居江门,后启祥公之孙社新于民国28年迁居大派岭;启祖公、启隆公、启信公迁居东山(牛棚),后启隆公之子恩琛于民国2年外出县城务工、梧州经商迁居南宁。至此四荣王氏家族便发展为五房后裔,分居五地。
四荣王氏家族堂号为:三槐堂,系出广东嘉应州西门曾井三角塘三槐堂王氏,为三槐堂王氏始祖之后裔南迁支系。据2017年四荣王氏家族广东梅州寻根之行考证:梅州市梅江区三角塘三槐堂王氏始祖克生公(约公元1610-1660年)为明末清初梅州醇守庠士,即明末清初从异地来梅州任职的秀才,遂定居于嘉应州西门曾井三角塘,从此繁衍发展。四荣王氏家族的宗族字辈为:“廷九启恩惠庆国,粤宗有福振家兴;德仁智信诚耀祖,富贵文明世泽昌”。
第一届融水四荣王氏宗族理事会敬撰
时公元2020年岁次庚子孟秋
307人